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是如何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是如何的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19

 
174801
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是如何的,你了解吗?相信还有不少人对此还有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的解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不执行法院判决结果的行为,情节严重。那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前的标准

在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以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作为自诉案件处理,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的标准

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改为公诉案件,但仍规定由作出原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然而,这种管辖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1. 原审人民法院双重身份

原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裁定后,需要兼任证人和审判者的角色,来证明原判决、裁定的生效与否以及当事人是否拒不执行。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

2. 刑事审判部门的偏袒

刑事审判部门可能因为与执行部门的关系密切和长期存在,而在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时,对执行部门执行过程中的不良问题,尤其是涉及滥用职权或失职行为的问题,可能会退缩甚至偏袒。

3. 判决执行与法院利害关系

原审人民法院在执行原判决、裁定时,与当事人形成了实质上的利害关系。原判决、裁定的生效与否、原审人民法院是否依法执行、当事人是否拒不执行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原审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影响和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判决履行义务的忠实进行。在存在这些利害关系的前提下,再由原审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既违反了刑事诉讼上的回避制度,也难以保障审判的公平与正义。

4. 主观先入的立场

在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和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前,原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案件事实可能已经主观先入为主,失去了客观中立的立场。如果再由其进行审判,实际上在正式开庭审理前就已经变成程序性的审查,达到了实质性审查的确信。这样的做法明显违背了现行刑诉法的立法精神和规定要求。

延伸阅读
  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判决书怎么写
  2. 拒执罪司法解释的规定和解读
  3. 不给抚养费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4.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罚金如何确定
  5. 甲方不按照合同给钱怎么办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复议申请书
  2. 恢复执行案件的结案方式有哪些
  3. 工资卡被冻结工资还能到账吗
  4. 合同房卖掉后法院还能强制执行吗
  5. 被执行人唯一房屋可以抵债吗
  6. 法院查封船舶的相关法律规定
  7. 案外人可以提执行异议吗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