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08
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等方式清偿债务。如果产生纠纷并向法院起诉,债务人不履行判决书时,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并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动产质押权的生效要件是交付质押财产。动产具有易于转移、难以控制的特点,为了保障动产质押权的实现,并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规定,动产质押权的设立以交付为生效要件。
质押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出质人与质押权人订立动产质押权合同,该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在移转质物的占有之前,并不发生担保物权的效力。只有当出质人实际移转质物并交付到质押权人占有时,质押权才发生效力。如果出质人代替质押权人占有质物,质押权不成立。如果质押权合同中对出质财产的约定不明,或者约定的出质财产与实际移交的财产不一致,以实际交付占有的财产为准。如果在质押权合同生效前质押权人已经占有质押财产,质押权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发生效力。
根据多数国家法律规定,权利质押权作为物权行为,在设立时除了需要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外,还需要质物的交付或登记为生效的条件。质物的移转占有包括现实占有、简易交付和返还请求权让与三种方式。
我国《担保法》第79条规定,如果以可以依法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出质人与债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相关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24条规定,如果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押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押权人时设立,如果没有权利凭证,质押权在相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