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一般代理权限范围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措施法律知识

强制执行一般代理权限范围是什么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9-16

 
174525
当前社会中,委托诉讼代理人权限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因此其代理的事项和代理权限的范围都取决于委托人的授权。那么,强制执行一般代理权限范围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强制执行一般代理权限范围的含义

强制执行一般代理权限,又称为代理权的范围,是指代理人在何种范围内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意思表示和受领意思表示,其效力及于被代理人。代理权是一种能够使行为效力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权限,而非民事权利。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内进行代理行为。只有在代理权权限范围内进行的民事活动才能被视为被代理人的行为,并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法定代理权和委托代理权的取得方式

代理权可以分为法定代理权和委托代理权,它们的取得方式有所不同:

1. 法定代理权的取得

法定代理权是通过具备法律规定的法律事实来取得的。这些法律事实可以是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的亲属关系或其他具备资格的自然人、社会组织,也可以是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由拥有指定权的机关选定,或者由法院判决指定。

2. 委托代理权的取得

委托代理权的取得是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授权行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重大事务的授权,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的授权包括签署授权委托书,其中应当记录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代理权限和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的规定,如果委托书中的授权不明确,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而代理人则负有连带责任。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的更为谨慎的方式是订立委托合同,通过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代理人通过合同取得代理权。如果有书面的授权委托合同,就不需要另外的授权委托书。

代理权设定的条件

代理权是基于一定的授权而产生的,在各种代理关系中,授权行为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委托代理人的授权人是被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则是基于法律直接规定获得代理权;指定代理人则根据法律授权机关的指定行使代理权。

代理关系是基于两类基本法律事实产生的:一是特定的法律关系或特定的社会关系;二是授权行为。其中,委托代理关系最具有典型意义,它是基于委托合同和授权行为产生的。

委托合同和授权行为虽然都是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依据,但它们有所区别。前者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后者是单方的法律行为。

授权行为的法定形式是代理证书。代理证书是指证明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法律文件。在不同的代理关系中,代理证书的形式也不同:在法定代理中,代理证书可以是户口册、户籍机关或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法定代理人身份的文件;在指定代理中,代理证书即指定机关制作的代理指定书;而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书即为代理证书。

最新资讯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代理人如果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职责,导致被代理人受到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1.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2. 交不起社会抚养金法院该如何强制执行
  3. 怎样强制执行老人遗产
  4. 律师是否有强制执行的权利
  5. 劳动纠纷诉讼权利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可以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
  2. 法院是否会主动促进执行和解
  3. 刑事案件扣押物品依据什么法律
  4. 被告人无力赔偿如何处理
  5.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终身吗
  6. 民事赔偿不赔能怎样
  7. 关于股权质押法院是否可以冻结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