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会不会失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执行和解会不会失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0-07-21

 
1744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是由被执行人与申请人自愿协商后签订的,对法院生效判决书的执行标的、执行期限等内容进行变更的协议,那么执行和解会不会失去效力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执行和解会不会失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的情形下,执行和解协议是会失去效力的,例如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协议会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执行和解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执行担保的条件

一、需经申请执行人同意

因为执行担保将导致暂缓执行,使申请执行人的利益暂时不能得到实现。这种对自己权益进行处分的权利只能由申请执行人(即权利人)自己行使,他人不能代替。这里,要注意与生效法律文书规定分期给付不同。人民法院或其他机关有权在法律文书中规定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分期分批履行义务,只要法律文书生效后,便不能再进行调解或变更,但权利人同意的例外。如果权利人不同意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仍要求按法律文书执行的执行担保就不能成立。

二、要由被执行人提出要求

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它的实现。而执行担保将使生效法律文书暂缓执行,这就必须由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说明将以自己的财产或担保人的财产作为履行法律文书的担保。如果以自己的财产作为担保物的,应详细说明担保物的品名、数量、价值、存放地点、保管人,必要时还得提供能证明自己对担保物有所有权的证据(如房屋的产权证等)。如果是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等作为担保人,以该担保人的财产作为担保物的,应由该担保人出具《担保书》,表明自己愿意的一定价值的财产作为担保物的意思表示。对担保物详细说明与上相同。

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

从而决定是否准许执行担保成立。因为在执行程序中,有关各方(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人民法院)之中,人民法院是处于主导地位,它应该决定是否准许执行担保成立。这就是要必须先进行审查。

审查主要是查明:

其一,担保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共利益之处。

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虽然各方当事人都一致同意进行担保,但都是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规定的情况。比如:被执行人采用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诱使他人自愿或违心担任担保人的、被执行人与担保人恶意串通,以他人存放在担保人之处的财产冒充担保人的财产,从而提供“担保”的,等等。

其二,作为担保物的财产的实际价值应等于或大于被执行人标的的价值。

司法实践中,有些被执行人或担保人提供的担保物是按其现有价值计算的。如有的产品按生产时的价格计算,而现行市场价已下降;有的设备按购入时的价格计算,未除去折旧费;有的物品因长期堆放,其使用价值已下降;等等。

其三,担保人是否具有代偿能力。

这主要包括二个方面:

第一,担保人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分支机构不能作为担保人,无独立经费,不独立核算的团体或事业单位及机关:公民中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

第二,担保人是否属于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不准作为担保人的。如国家机关不应作为担保人;各级财政、税务机关不得为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经济)进行担保,等等。均由法律、法规明文所规定不能作为担保人。

延伸阅读
  1. 多个被告如何执行和解协议
  2. 民法典中和解协议没有履行原合同还有效吗
  3. 庭前调解的效力和执行
  4. 刑事和解协议未履行如何处理
  5. 执行和解有什么效力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协助执行通知书的效力与相关法律规定
  2. 被执行人的执行异议权利
  3. 连带责任的执行方式
  4. 执行异议的处理方法
  5.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6. 管辖异议的再审问题
  7.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