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23
根据民事诉讼法总则部分第50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这一权利同样适用于执行程序。因此,不仅申请执行人有权委托代理人,被执行人也应当有权委托代理人。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侵害,委托代理人有权代被执行人提出异议、申诉等。然而,由于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主要是陈述事实、提供财产状况、履行义务或忍受法院的强制执行,不一定有必要委托代理人。即使委托了代理人,由于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最清楚的还是当事人自己,而且被执行人及其负责人有义务接受法院对其财产状况等的调查,查明案件事实需要直接询问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负责人时,法院仍然需要直接传唤当事人。此外,案外人和第三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也有权利委托律师代理自己向法院陈述意见、提出异议等。
委托代理的权限可以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方式。
一般授权指的是代理人只能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行为,而无权处分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特别授权除了代理被代理人的诉讼行为外,还可以根据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处分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例如,代为当事人承认、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诉或上诉,代为签收法律文书,代为领取执行款或履行款等。
在委托代理过程中,签署授权委托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授权委托书并无固定的格式要求,但为了完整地表达意思并尽量规避风险,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工作职务、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应尽量完备和详细,方便第三人核对相关信息和进行通知。
(2)致送单位:指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与之发生代理行为关系的第三人。如果事先已经有明确的第三人,需要在授权委托书中加上致送单位,以固定授权委托书的使用范围,避免受托人向其他人出具授权委托书而不发生法律效力。
(3)委托事项:明确委托人委托受托人与第三人干什么事情。委托事项应表达清楚,一项一项列清楚,以预期受托人行为的范围,控制风险。
(4)委托权限:说明受托人在多大权限内可以干哪些事情。委托权限可以分为宽授权和窄授权。宽授权代表受托人的权限较广,窄授权代表受托人的权限较窄。委托权限应表达清楚,避免授权不明的法律风险。
(5)全权代理的问题:全权代理又称全权委托,指委托人能干的事情受托人都能干。全权代理的受托人权限较大,但法律对其有所限制。在诉讼代理场合,只写明"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诉或上诉。在民事代理场合,全权代理的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