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的伤残抚恤金代领的情形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5-02-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军人因公造成残疾需要退出现役的,可以转到地方享有抚恤金待遇,在一定的情形下、伤残抚恤待遇是可以代领的,那么退役军人的伤残抚恤金代领有什么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退役军人的伤残抚恤金代领的情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境外居住的伤残人员或者定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伤残人员,可以委托他人代领抚恤金。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的实施
根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20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境外伤残人员的代领规定
根据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境外居住的伤残人员或者定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伤残人员,可以向原户籍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委托他人代领抚恤金。另外,他们也可以选择将抚恤金存入指定的金融机构账户,所需费用由本人负担。
士官退役的情况
以下情况下,士官可以退役:
-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未被选为士官;
- 士官服现役满本级规定最高年限未被选为高一级士官,在本级服现役期限内因岗位编制限制不能继续服现役;
- 服现役满30年需要退出现役的或者年满55周岁的;
- 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残疾等级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 患病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经军队医院证明和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不适宜继续服现役的;
- 因军队编制调整需要退出现役的;
- 因国家建设需要退出现役的;
- 士兵家庭成员遇有重大疾病、遭受重大灾难等变故,确需本人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经士兵家庭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证明,经师(旅)级以上单位司令机关批准退出现役的;
- 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服现役,经师(旅)级以上单位司令机关批准退出现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