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讨克扣工资劳动仲裁应支持几年的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2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要按劳动合同的要求,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么追讨克扣工资劳动仲裁应支持多少年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追讨克扣工资劳动仲裁应支持几年的
一、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工资争议,仲裁时效不受限制。这意味着,即使一年期限已过,劳动者仍然有权向仲裁机构申请追讨被克扣的工资。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同时,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期限的限制。然而,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二、拖欠工资的定义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规定的付薪时间可以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约定,但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只要工资未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就构成拖欠工资的情况。
然而,根据补充规定,拖欠工资的情形并不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 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 用人单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因此,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情况,只有在工会同意后的延迟发放工资才不构成拖欠工资,其他情况下的延迟发放工资均属于拖欠工资。
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员工有权依法向单位追讨工资,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