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20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指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一般来说,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是为了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行为人的积极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当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肇事行为,并且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时,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罪。当然,在实践中,肇事者逃逸的动机也可能表现为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加以区别对待,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这种逃逸行为的犯罪恶意较小,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根据刑法理论,对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进行认定。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最高院的《解释》规定了在五种情形下行为人才构成逃逸行为。这就明确了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等《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即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