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碾压事故逃逸的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2次碾压事故逃逸的认定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10-25

 
68089
有的交通事故中可能会出现二次碾压的情况,这个二次碾压有的是属于故意的,有的则是过失行为造成的,如果造成事故之后逃逸,应当怎样认定?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

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车辆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事故处理和伤者救治工作的进行。

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但仍然驾驶车辆驶离事故现场,这也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主动留在事故现场,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工作。

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有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嫌疑,并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这种行为也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也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并履行必要的报案手续。

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这种行为也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事故处理。

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不履行配合调查的义务,这也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

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也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诚实面对事故发生的事实,并配合相关调查工作。

八、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协商赔偿过程中未能达成一致,或者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且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这也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诚信履行赔偿义务。

延伸阅读
  1.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原则有哪些,事故后弃车离开构成犯罪吗
  2. 肇事逃逸时间范围认定
  3. 职工发生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
  4. 事故后驾驶员弃车离开会判刑吗
  5. 开车撞到花坛后走了算肇事逃逸吗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要赔折旧费吗
  2. 单方酒驾逃逸没构成犯罪如何处罚
  3. 肇事逃逸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4.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5. 交通肇事罪算前科吗
  6. 交通肇事致一死负同等责任怎么判
  7. 交通肇事罪没钱赔会多判吗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