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法律知识

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03

 
166994
在现实社会,市场上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很多时候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进行虚假宣传,从而促使合同的签订,那么对于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虚假宣传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1) 一方采用欺诈、胁迫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第二款的规定,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或者利用对方的困境,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56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因被告方的欺诈行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合同被视为无效。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根据合同所获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无法返还或无必要返还的,应以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双方均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手段发布具有误导性的虚假广告时,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时,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根据广告法第37条的规定,罚款金额为广告费用的1倍以上5倍以下。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的规定,如果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和地址时,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罗某的行为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
  2.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3. 中介合同怎么视为无效
  4. 债务人隐瞒事实担保人担保是否生效
  5. 虚假身份订立的合同效力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隐瞒欺骗的合同有效吗
  2. 合同履行期间已过是否继续有效
  3. 协议签字了反悔有效吗,无效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4. 本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写最后吗
  5. 长期合同如何解除
  6. 合同里面加最终解释权违法吗
  7. 怎样使一份合同无效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