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生效日期晚于载明生效日期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生效法律知识

合同约定生效日期晚于载明生效日期怎么办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5-02-17

 
16697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时,合同一般是自成立时生效的,但合同的当事人是可以约定合同生效时间的,并且要合同中载明,那么合同约定生效日期晚于载明生效日期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约定生效日期晚于载明生效日期怎么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附期限。对于合同约定生效日期晚于载明生效日期的情况,按照法律规定,以合同载明的生效日期为准。另外,当事人也可以协商变更合同的生效时间。

合同的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失效。

合同的变更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没按约定日期还款属不属于合同诈骗

事实上,并不是不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就构成合同诈骗,不还款的行为可以分为违约、欺诈和诈骗三种情况。

违约

通常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由于市场行情或自身经济状况未达到预期计划,导致不能按时还款。这种情况下,主观上没有恶意,只能认定为违约,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欺诈

合同存在欺诈的情况主要指一方当事人以虚假手段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欺诈行为人存在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经营并借此来创造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发现欺诈情况后,向当地的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申请撤销合同。

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一系列涉及财物的欺诈行为。以下情况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

  1.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诈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 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
延伸阅读
  1. 合同工违纪的处罚依据
  2. 一、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
  3.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4. 合同内容的差异
  5.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2. 连带保证合同的权利主张方式
  3.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
  4. 南京市地税局对某人转让二手房交易实施税务稽查:法院判决是否改变纳税主体?
  5. 租赁合同的定义与要素
  6. 合同总则
  7. 收房时间怎么约定购房者逾期收房有什么后果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的效力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2. 没有约定借款用途的借款纠纷
  3. 如何签订行纪合同
  4. 如何签订旅游合同
  5.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6. 如何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7. 如何签订买卖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
  2. 课桌采购合同范本
  3.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4. 劳务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