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合同的性质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2
定金的性质及法律规定
一、定金的不同认识
根据民法通则第89条第3项和经济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定金制度在中国法律中得到了确认。然而,中国法学界对于定金的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定金的性质应当是违约定金。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定金一般应具有证约定金和违约定金的性质,不同意将中国法律上的定金解释为具有解约定金的性质。
二、定金性质的约定原则
根据定金的具体性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来确定,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可。但是,如果当事人没有另外的约定,中国法律将定金的性质解释为解约定金。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通过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解除合同。首先,经济上反对将定金解释为解约定金的理由已经不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立法例上看,中国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与日本法相同,而日本法明确将其视为解约定金。德国法对定金的规定与中国法完全不同,除非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否则不视定金为解约定金。再次,从中国立法规定上看,尽管民法通则第111条规定了违约方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但并未例外规定以定金担保的合同。因此,如果以定金担保的合同一方违约,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其也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但不能适用定金罚则。
三、定金的返还规定
根据中国法律明文规定,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然而,中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在合同履行前,当事人可以通过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解除合同,这与日本法的规定有所不同。然而,在日本法上,定金的交付并不妨碍因相对人不履行债务而行使解除权。中国法律的规定表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通过定金来补偿损失。根据法律的逻辑,既然对方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有权解除合同并保留或双倍返还定金,那么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前,一方当事人也有权通过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解除合同。
四、定金的证约定金性质
中国法律规定的定金也具有证约定金的性质。定金合同是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而设立的从合同,从合同的存在是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的。定金合同是一种实践合同,交付和收受定金的事实足以证明主合同的存在。特别是在口头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争议时,主张合同存在的一方可以通过交付和收受定金的事实来证明当事人双方存在合同关系。
五、定金的预先给付性质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合同履行后,定金可以抵作价款,因此中国法律上的定金也具有预先给付的性质。在这一点上,定金与预付款相似。然而,定金与预付款也存在不同之处。首先,定金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定金罚则强制当事人履行合同,即担保合同的履行;而预付款的主要作用是为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即为其创造履行合同的条件。其次,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只有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才成立。如果根据协议应交付定金的一方未交付定金,其并不构成违约(违反主合同),对方当事人也不能请求法院强制其交付。而交付预付款的协议一般是合同内容的一部分,交付预付款的约定依双方的合意成立。根据约定应交付预付款的一方不交付时,其行为构成违约。最后,定金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不履行主合同时,适用定金罚则,即会导致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后果。而交付和收受预付款后当事人一方违约时,不会导致丧失或双倍返还的后果,预付款仅可用于抵作损害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