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继承权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3-12
继承人拥有对遗产的继承权,法律对于继承权是有保护的,也不容许受到侵犯。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继承权是会丧失的。继承权丧失的情况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
继承权的丧失
继承权的丧失,又称为继承权的剥夺,是指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继承权是公民根据法律直接规定或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遗嘱而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除非发生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犯罪行为,或者其他严重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法定事由时,才能依法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
依法丧失继承权的事由
根据现行继承法第7条的规定,丧失继承权的事由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1.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无论是否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都将丧失继承权。需要注意的是:(1) 必须是故意杀人,过失杀人不会丧失继承权。(2) 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和原因,只要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都将丧失继承权。(3) 无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既遂还是未遂,都将丧失继承权。
2. 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 主观上有杀害其他继承人的故意,并且具有争夺遗产的目的。(2) 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其他继承人生命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1) 继承人杀害的对象是其他继承人,包括法定继承人杀害遗嘱继承人的情形。(2) 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遗产,如果是为了其他目的,不会丧失继承权。(3) 不论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的行为既遂还是未遂,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都将丧失继承权。
3. 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
遗弃被继承人是指具有扶养能力的继承人故意不履行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继承人的扶养义务。遗弃行为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将丧失继承权,不论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如果继承人在遗弃后表现出悔改,并且被继承人生前表示宽恕,可以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虐待被继承人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进行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摧残或折磨。只有虐待情节严重的继承人才会丧失继承权。因此,确认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行为是否情节严重是关键。可以从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来判断。不论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只要情节严重,都将丧失继承权。如果继承人虽有虐待行为,但表现出悔改,并且被继承人生前表示宽恕,可以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然而,如果只有继承人的悔改行为,被继承人生前未表示宽恕,或者虽被继承人生前表示宽恕,但继承人并未表现出悔改,继承人仍将丧失继承权。
4. 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财产处分决定。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被继承人设立遗嘱,不能非法改变被继承人生前的意愿。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受到法律保护。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都是违法行为。伪造遗嘱是指继承人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制作假遗嘱。篡改遗嘱是指继承人改变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的内容。销毁遗嘱是指继承人将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完全破坏、毁灭。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情节严重,将丧失继承权。情节严重是指继承人的行为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给其造成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