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1-21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遗嘱人立有多份内容不同的遗嘱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每份遗嘱的效力。
首先,需要对每份遗嘱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如果所有遗嘱均无效或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则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规定处理。如果只有一份遗嘱有效,则按照该份遗嘱进行继承。对于其他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规定处理。如果没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遗产,将归国家所有;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其遗产将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如果存在两份或两份以上有效且内容不相抵触的遗嘱,则各个遗嘱分别发生效力,遗嘱执行人应根据各个遗嘱的内容进行执行。
如果存在两份或两份以上有效遗嘱的内容相互抵触,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存在多份遗嘱内容相互矛盾的情况,且其中没有公证遗嘱,其他形式的遗嘱也没有注明订立遗嘱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时间先后的,这些遗嘱全部无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处理。
遗嘱的撤销或变更主要有两种形式:明示的撤销或变更和推定的撤销或变更。明示撤销或变更是指遗嘱人明确表达意愿进行的撤销或变更,而推定撤销或变更是基于遗嘱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撤销或变更,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
明示撤销或变更遗嘱必须按照《继承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例如,如果要以自书遗嘱撤销或变更除公证遗嘱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具体的年、月、日;如果要以代书遗嘱撤销或变更除公证遗嘱以外的其他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否则,撤销或变更将不产生效力。
关于推定撤销或变更遗嘱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导致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视为遗嘱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
《继承法》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意味着在最后一份遗嘱之前的遗嘱被撤销或变更了。当然,最后一份遗嘱必须是合法的遗嘱,才能对之前的遗嘱产生变更或撤销的法律效力。如果最后一份遗嘱不合法,则需要具体分析之前的遗嘱情况。如果存在公证遗嘱,则遗产处理应依照最后一份公证遗嘱的规定;如果没有公证遗嘱,则应依照时间最后的合法有效遗嘱的规定进行遗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