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2-24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以书面形式签订的情况下,该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且不存在欺诈、违反法律规定等情况,因此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可以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其中包括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而第五十八条则规定了无效民事行为的情况,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实施、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在实际情况中,一方在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后有异议的情况下,是可以撤销或变更该协议的。
1、在协议离婚后的一年内,当一方发现对方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可以向法院起诉以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发现对方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受害方可以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然而,如果对方在离婚后被另一方发现有隐藏财产的情况下,受害方只能要求再次分割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分割或再次分割财产只适用于以下夫妻共同财产:
1) 工资;
2) 奖金;
3) 生产、经营的收益;
4) 知识产权的收益;
5)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2、如果双方未达成协议离婚,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双方在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后,尚未办理离婚登记,而一方对财产分割不满意,将导致无法协议离婚。在这种情况下,该方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