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5-28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起诉彩礼返还的案件应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可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仍需延长,则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起诉退还彩礼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调解:在起诉之前,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彩礼纠纷。调解是一种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法,旨在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2. 举证:在起诉过程中,原告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彩礼的给付以及婚姻关系的存在。证据可以包括书面证据、物证、证人证言等。
3. 论证辩论: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论证和辩论,就彩礼返还的合法性、金额等问题进行争论。
4. 结案论述和宣判:法院在审理完毕后,会对案件进行结案论述,并作出宣判。宣判结果可能是支持彩礼返还的请求,也可能是不支持。
在处理彩礼纠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1. 缔结婚姻关系是判断彩礼是否返还的主要依据。如果彩礼给付后未缔结婚姻关系,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经结婚,原则上不予返还(特殊情况除外);如果只是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未领取结婚证书,解除同居时原则上不予返还彩礼。
2. 婚前给付彩礼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返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彩礼的请求不予支持,因为夫妻在此期间是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只有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返还彩礼的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才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的决定;如果判决不准离婚,则不能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
3. 必须确实存在当地的婚前彩礼习俗。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因为人们迎亲嫁娶时往往按照当地的民风习俗给付彩礼。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不存在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法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性质进行处理。
4. 要区别彩礼给付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彩礼的给付往往是受到当地行情和社会压力的影响,有时不得不给付。如果彩礼是完全自愿给付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属于一般赠与行为,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特殊规定除外)。
5. 婚后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要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如果双方在登记结婚后一直没有共同生活,没有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和共同生活经历,实质上没有真正开始共同生活,对于要求返还彩礼的请求,应予以支持。
6. 彩礼的给付和接受主体应作宽泛解释。在实践中,彩礼往往涉及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往来,不仅仅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给付彩礼的主体和接受彩礼的主体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各自的亲属。考虑到彩礼往往是给付女方的娘家,甚至是全家共同举债所为,限制彩礼的主体和接受人的主体会不利于这类纠纷的解决。
7. 彩礼返还适用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对于彩礼纠纷,起算时间有以下几种情形:如果双方未缔结婚姻关系,给付人应及时主张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如果双方登记结婚,自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