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7-08
产权界定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确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明确国家作为所有者对这部分国有资产行使权利的范围和管理权限。国家将国有资产划归集体企业,并确保企业对其拥有法人财产权。除非发生法定的产权转让,国家不会收回国有资产。对于被确定为国有资产的部分,通常通过缴纳使用费、资产占用费、租赁经营、有偿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处置。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改制方案,如改为股份合作制、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总体改组方案。总体改组方案可以由企业自行制定,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设计。
在改制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价值和转让价格。资产评估的结果将作为后续改制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依据。
改制后的企业需要制定新的章程,以明确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范围、股东权益等重要事项。章程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合法程序的订立。
改制方案和章程需要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报备和审核。有关部门将对改制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或者建议修改的决定。
改制后的企业需要根据章程规定,进行出资并进行验资。出资是指股东按照约定的比例向企业注入资金,验资是指对出资情况进行核实和确认。
改制后的企业需要确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法人治理结构应该合理、科学,并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根据章程的规定,改制后的企业需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以正式宣布企业改制完成,并选举产生企业的管理层。
改制后的企业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向相关机关进行注册登记,取得新的营业执照和法人资格。
员工身份置换是指通过给予经济补偿,将员工的职业身份从“铁饭碗”转变为劳动合同,解除国有企业对员工的“无限责任”。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应确保维护职工的权益。改制前,企业应与投资者明确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并制定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才能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应及时公布,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和分流安置意见、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重新签订办法、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处理等。
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期,买断工龄是解决富余人员安置的一种方式。根据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协商并报有关部门批准,企业一次性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给员工,解除企业与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股权补偿和债券补偿等。货币补偿是指以一次性货币形式补偿员工的支付方式;股权补偿是指将应付给员工的补偿金转为员工在改制后企业所持有的股权;债券补偿是指将应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转化为员工对企业的债权,并通过合同进行偿还。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影响到利益的调整方式,具体选择应考虑员工意愿、企业财务状况、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