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不得转让股权是否有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三年内不得转让股权是否有效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02

 
1608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的股东是可以转让股权的,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要经其他股东的同意,其他股东不同意的,要购买其转让的股权,那么三年内不得转让股权是否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三年内不得转让股权的有效性

根据《民法总则》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根据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和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约定,如果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则三年内不得转让股权的约定是有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以下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股权转让的方式

1、内部股权转让

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相对便利。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和工商登记的变更,即可完成股权转让。

2、向第三人转让股权

当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时,除了办理上述手续外,还有特殊规定: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股东应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转让事项的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如果其他股东中超过半数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经过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如果协商不成,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如果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其他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1) 我国公司制度更注重有限公司的人合因素,因此在此处是以人数作为投票权基础,而不是按照股东出资比例。

(2) 计算基本人数时不包括转让方在内的其他股东。

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以下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延伸阅读
  1. 公司与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董事及其他人员的关系
  2. 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的区别
  3. 股东变更涉及哪些税费
  4. 股权转让税费谁承担
  5. 非上市公众公司怎么进行股权转让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占股权跟持股权有哪些区别
  2. 股权激励锁定期有多久时间
  3. 股权收购法人是否可以变更
  4. 股权激励无偿是否交税
  5. 增资后撤回出资属于抽逃出资吗
  6. 注册资本和股本的金额一样吗
  7. 公司增资流程是什么,公司增资需要什么资料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出资不实股权转让范本
  2. 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官方版)
  3. 工商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4. 关于股权转让的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