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出资注意事项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23
什么是股权出资?
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解析
股权出资的定义
根据我国《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将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方式,投资于其他境内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不得出资入股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的股权不能作为出资方式入股:(一)股权公司的注册资本尚未缴足;(二)股权已被设立质权;(三)股权已被依法冻结;(四)股权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五)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六)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
股权出资的比例和金额限制
股权出资属于非货币财产出资,根据《公司法》规定,货币出资必须达到注册资本的30%。因此,全体股东以股权作价出资金额和其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金额之和不能超过被投资公司注册资本的70%。
股权出资是否需要评估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所有的非货币财产出资都需要进行评估。作为一种非货币财产出资方式,股权出资也需要经过评估。根据《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用作出资的股权必须由合法设立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股权出资的实际缴纳期限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且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3万元,其余部分必须在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然而,股权出资的实际缴纳期限比公司法更为严格。根据《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公司成立时,以股权出资的投资人必须在被投资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实际缴纳资金,并且被投资公司必须办理实收资本变更登记。在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以股权出资的投资人必须在被投资公司申请办理增加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前实际缴纳资金。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缩短投资人同时作为股权公司和被投资公司股东的期限,以减少投资人滥用双重股东身份,利用同一股权进行多家公司投资的风险。
股权出资的验资证明
验资证明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情况下,根据《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相关股权的股东变更登记情况;(二)以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的情况下,根据《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相关股权的转让情况;(三)股权的评估情况,包括评估机构的名称、评估报告的文号、评估基准日、评估值等;(四)股权出资需要经过批准的情况下,其批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