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2-11
1. 以虚假的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2. 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3. 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4. 实际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
5. 单位股东在设立公司时,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又立即转出,公司未实际使用该款项进行经营。
6. 未对投入的净资产进行审计,仅以投资者提供的少记负债高估资产的会计报表验资。
单位虚假出资是指单位股东表面上出资而实际未出资,本质特征是单位股东未支付相应对价而取得公司股权。
单位虚假出资行为是指单位作为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应当交付的出资额(包括货币和实物)或者未办理出资额中的财产权转移手续。虚假出资行为属于不作为。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作为单位股东的行为人,根据中国《公司法》规定,负有真实出资的义务,但行为人未实行该义务,导致公司、股东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虚假出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的既遂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 具有犯罪的意思。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虚假出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2. 着手实行犯罪。不作为行为的时间起点应以法律规定行为人应当履行真实出资行为的时限为准。
3. 齐备了犯罪的全部要件。不真实出资的不作为行为一直延续,直至导致债权人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至5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