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27
为了设立在中国境内的由不同国籍的人设立的企业,首先需要确保不违反法律法规。其次,各项设立企业所需的活动需要由中国合作者执行,并符合国家的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遵守国家关于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根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国家鼓励设立以下类型的合作企业:
1. 产品出口的生产型合作企业:指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创汇的生产型合作企业。
2. 技术先进的生产型合作企业:指外国合作者提供先进技术,从事新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以增加出口创汇或者替代进口的生产型合作企业。
1. 由中国合作者向审查批准机关报送有关文件:这些文件包括设立合作企业的项目建议书、合作各方共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作企业协议、合同、章程、合作各方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资信证明及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证明文件。如果外国合作者是自然人,还需要提供有关身份、履历和资信情况的有效证明文件。此外,还需要提供合作各方协商确定的合作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人选名单,以及审查批准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文件。
2. 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审查批准机关收到全部文件后,应当在一定期限内决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如果审查批准机关认为文件不全或有不当之处,有权要求合作各方在指定期间内补全或修正。
3. 办理工商登记:经批准设立的合作企业需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合作企业的成立日期即为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以上所称审查批准机关指的是商务部或者省级商务主管部门。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为了确立和完成一个项目而签订契约进行合作生产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可以有股权,也可以无股权的合约式经济组织。合作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投资或合作条件、收益或产品分配、风险和亏损的分担、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合作企业终止时财产的归属等事项,均由中外合作者共同协商,并制定合作协议、合同,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双方签署的合同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受国家法律保护,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