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收留儿童的情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法律知识

福利院收留儿童的情形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5-13

 
156600
在现实生活中遗弃婴儿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我国设立了有些社会福利制度,对一些特殊的儿童进行收留,保障儿童获得相应的照顾,这体现了我国保护人权作出的努力,那么福利院收留儿童有什么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福利院收留儿童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福利院收留儿童的情形包括:

1. 无法查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儿童。

2. 父母死亡或宣告失踪且没有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儿童。

3. 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没有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儿童。

4. 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

5. 法律规定应当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其他儿童。

根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第九条:

儿童福利机构应当收留抚养上述情形的儿童。

根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第十条:

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无法查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儿童时,应当区分情况登记保存以下材料:

1. 对于被遗弃儿童,应登记保存公安机关出具的经相关程序确认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捡拾报案证明、儿童福利机构发布的寻亲公告、民政部门接收意见等材料。

2. 对于打拐解救儿童,应登记保存公安机关出具的打拐解救儿童临时照料通知书、DNA信息比对结果、暂时未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儿童福利机构发布的寻亲公告,民政部门接收意见以及其他与儿童有关的材料。

3. 对于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乞讨儿童,应登记保存公安机关出具的DNA信息比对结果、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发布的寻亲公告、民政部门接收意见以及其他与儿童有关的材料。

收养的办理程序

1. 申请:收养人、送养人和有识别能力的被收养人须共同到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和户籍证明、收养人的申请书、成立收养的协议书、有识别能力的收养人的同意书以及婴儿的出生证、县以上医院的不、绝育证明等证件。

2. 审查:公证人员通过询问当事人或进行调查,核实各种证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定收养人是否符合条件,确认收养是否确系当事人自愿,评估收养人是否存在不良动机以及经济和健康状况等。

3. 办证:经审查后,符合收养条件的当事人应办理收养公证,制作公证书,证明收养成立。不符合收养条件的不予办理收养公证,并向当事人说明不予办理的理由。若当事人对此不服,可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由授理机关进行处理。

相关标签: 儿童游乐场规定
延伸阅读
  1.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
  2. 朋友圈传谣
  3.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4. 诈骗罪中配偶的责任
  5. 收养弃婴新规定收养条件

未成年保护热门知识

  1.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2. 未成年犯罪父母的法律责任
  3.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4. 事件经过
  5.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6. 父母要离婚孩子怎么判
  7. 没收个人财产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