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让合同可中止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法律知识

土地转让合同可中止吗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2-08

 
154267
现实生活中,如果土地需要进行转让的话是要签订相关的合同的,合同上面的协议双方都必须履行。但是土地转让合同可中止吗?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土地转让合同中的违约与解除

一、违约中止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土地转让合同一方出现违约且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合同。如果经过催告后对方仍然不履行,可以解除合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如果能够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之一,就可以行使中止履行权。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来中止履行,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合同的法定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土地租赁合同期限的计算

一、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有土地租赁的年限不得超过同一用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如果超过二十年,超过部分将被视为无效。

二、期满后再次租赁

虽然在土地租赁合同的最长期限方面我国有明文规定,但超过规定期限的部分将被视为无效。然而,在租赁期满后,仍然可以再次租赁土地。

三、签订土地出租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在签订土地出租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由于土地出租涉及的金额通常较大,因此必须慎重处理:1. 确定合同的主体;2. 在签约时认真审核出租人的资格;3. 核实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与出租人是否一致;4. 明确租赁物等其他相关事项。

最新资讯:《民法典》生效

一、违约中止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如果能够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之一,就可以行使中止履行权。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来中止履行,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2. 土地转让合同书
  3. 买小产权二手房的法律手续
  4. 地役权的设立形式
  5. 商品房团购合同书的房子是否为大产权?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卖房子是否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2. 承包方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的法律规定
  3.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转包合同必备内容
  4.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
  5. 土地流转解读:法律专业术语改写
  6.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及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
  7.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