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15
尽管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已经被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该制度的运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登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10家全国性银行的官方网站,发现在公司融资业务中,只有4家银行开展了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而有8家银行开展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一些银行同时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和华夏银行。这表明在应收账款融资实务操作上,银行更倾向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柠檬困境,即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企业往往难以获得低成本的融资。在资本市场上,许多中小型公司由于信用等级较低、财务困难、所处行业风险大或行业管理法规不明确等原因,评估成本高且困难。因此,这些公司的质押成本较高,甚至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质押。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规范了公示方式,减少了权利冲突,但也披露了出质人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信用息息相关,因此许多企业不希望公示自己的融资行为。此外,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涉及到第三债务人,而客户信息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商业秘密。因此,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不利于客户信息的保护,这是企业在质押过程中所不愿看到的。类似地,所有权保留登记制度在德国也受到工商业的反对,因为如何平衡减少权利冲突和保护客户信息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协调应收账款质押制度。银行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仍然需要支付高昂的信息筛选费用,这并没有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为了减少交易费用,银行不太可能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而更倾向于信用度较高的大企业。因此,制度协调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