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防窃取商业秘密的间接手段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

企业防窃取商业秘密的间接手段有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2-24

 
146963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一系列的窃取商业机密的防范。在这些手段中一共有十八种手段,相信大家也了解其中的一部分,对于详细的手段有哪些呢?本文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防窃取商业秘密的间接手段

1. 单位的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作为企业内部的关键人员,可能通过走访、了解、复制材料、拷贝数据等方式,间接获取商业秘密。

2. 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供应商与企业有密切联系,他们可能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从而间接获取商业秘密。

3. 模具制作商

模具制作商在为企业生产模具的过程中,可能获取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商业秘密。

4. 半成品生产商

半成品生产商可能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配方等方式,间接获取商业秘密。

5. 销售商

销售商与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可能通过了解企业的产品特点、销售策略等方式,间接获取商业秘密。

6. 仓储公司

仓储公司可能通过接触企业的产品和物流信息,间接获取商业秘密。

7. 创意策划、设计者、广告商

创意策划、设计者和广告商可能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等商业秘密。

8. 翻译人员

翻译人员在处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和信息时,可能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9. 计算软件开发商

计算软件开发商可能通过开发企业的软件系统,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0. 打字店业主、印刷业主

打字店业主和印刷业主可能通过复制企业的文件和印刷企业的资料等方式,间接获取商业秘密。

11. 各类顾问、律师

各类顾问和律师可能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2. 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可能通过采访企业或者从其他渠道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3. 税务、海关、商检等行政执法人员

税务、海关、商检等行政执法人员可能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4. 政府涉密人员

政府涉密人员可能通过接触企业的相关文件和信息,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5. 银行职员

银行职员可能通过处理企业的财务和资金信息,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6. 中介服务、评估、审计机构

中介服务、评估和审计机构可能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7. 小偷

小偷可能通过盗窃企业的物品和文件,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18. 废品回收者

废品回收者可能在处理企业的废品时,获取到企业的商业秘密。

劳动者窃取单位商业秘密的责任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如果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延伸阅读
  1. 竞业限制条款有没有地域限制
  2. 哪些可以按照商业秘密来保护
  3. 企业有权利要求竞业限制吗
  4. 编制投标书的原则是什么
  5. 编制投标书是应注意哪些原则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侵犯知识产权的律师费是多少
  2. 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3. 工商登记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是什么
  4. 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权
  5. 特许经营与直营连锁的区别是什么
  6. 一般原产地证co是什么
  7.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保密协议和协议有什么区别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商业秘密保护及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2. 互联网电商企业员工保密协议范本
  3. 竞业禁止保密协议范本
  4. 食品企业员工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