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1-31
个人独资企业作为民事诉讼法上的“其他组织”,享有诉讼主体地位。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该法的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具有自己的名称、固定的经营场所、必要的从业人员,并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
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解散情形中,投资人变更并不属于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情形。个人独资企业的转让行为涉及到企业经营权的转移,而不仅仅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这种转移过程表现为原投资人的退出和新投资人的加入。相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来说,企业经营权从原投资人手中转移到新投资人手中,并不影响该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在依法转让后,其民事主体资格仍然延续。
个人独资企业转让时的约定只对原投资人和现投资人具有约束力,不具备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考虑到个人独资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延续性,该企业在转让前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义务不能免除。因此,在本案中,甲宾馆仍然应对被告陆某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可见,个人独资企业在债务承担方面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具备一定的债务承担能力,并且只在企业的财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根据民法的基本理论,担保债务也属于债务的一种,是以主债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在转让后对其担保债务应在财产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