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是高利贷吗?放高利贷犯罪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08
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法律界定
一、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例如,如果银行同类借款年利率为6%,那么民间借贷的最高年利率约为24%。超过24%的年利率将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民间借贷案件,总体上要维护合法有序的民间借贷关系。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发展运行的突出问题,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民间借贷有一定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当事人既约定利息又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最终收取的利息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此限度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
二、高利贷的法律界定
(一) 高利贷的一般定义高利贷通常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确定是否属于高利贷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 根据原则,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此限度即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2. 确定高利贷的法定界限不能简单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上限的利息即构成高利贷。对于约定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的情况,其超过部分无效,债权人无权要求支付该部分利息。3. 在实践中,应根据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否构成高利贷。从高利贷的界定标准来看,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本身并不涉嫌犯罪。然而,高利贷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且法律对高利贷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此外,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刑法,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 刑法中与高利贷相关的罪名刑法中并没有明确的高利贷罪名,而是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1. 高利转贷罪:适用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175条的规定,对于犯有高利转贷罪的行为,即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于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