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归还遗失物的法律后果解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拒不归还遗失物的法律后果解析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02

 
143531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将自己的财产遗失的情况,例如不小心遗漏在出租车、车站等的情形,遗失物被拾得人取得后,拾得人应该归还给失主,那么拒不归还遗失物会怎么样?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拒不归还遗失物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如果没有合法根据,而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况下,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不当得利的性质和义务

所谓“不当得利”,指的是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个人通过损害他人来获取利益的法律事实。不当得利人应当将其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的性质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当受益人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发生,它不在于制裁受益人的得利行为,而在于纠正受益人不当得利的不合理现象。因此,只要存在不当得利的事实,就必须予以纠正,无需追究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遗失物的侵占罪和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拾得他人遗失物并拒不交还的行为属于侵占罪,如果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将受到刑事处罚。然而,如果不存在拒不交出的情节,不应视为侵占罪,不能认定为犯罪,也不能以刑法进行惩罚,而是应由民事法律规范加以调整。

依照刑法的规定,犯侵占罪一般会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会被处以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遗失物的善意取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然而,如果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遗失物,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支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因此,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的法定义务

拾得人有义务将遗失物归还给失主或权利人,否则将构成违法侵占。失主或权利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拾得人归还遗失物。

拾得物的妥善保管和赔偿责任

在领取或送交公安机关之前,拾得人应当妥善保管拾得物。虽然拾得人并非真正的权利人,不可能像保管自己物品那样保管拾得物,但法律要求拾得人以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方式来保管拾得物。如果拾得人故意损坏或因重大失误导致拾得物损坏或灭失,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失主或权利人的支付义务

失主或权利人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或相关部门支付保管费等必要费用。拾得人对于保管所支出的费用有权要求失主或权利人进行补偿。这些费用包括保管费、为维护失主利益而支出的费用、误工费等。拾得人无权请求遗失物的保管费和报酬,如果拾得人侵占拾得物,则更无权请求保管费和报酬。

悬赏广告的报酬支付

如果失主或权利人发布了悬赏广告,应按约定支付报酬。悬赏广告是一种单方要约行为,一旦作出就对失主或权利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无论拾得人是否知道该悬赏广告,亦不论拾得人实际支出费用多少,失主或权利人都应支付约定的报酬。如果约定的报酬不足以弥补必要费用,拾得人还可以要求失主或权利人支付不足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只保护双方之间最基本的公平。因此,失主或权利人可以自愿向拾得人支付除保管费和悬赏广告约定报酬之外的额外报酬,而拾得人也可以拒绝接受报酬或补偿费用。

延伸阅读
  1. 不当得利之债发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 对遗失物的占有不还有什么后果
  3. 主张违约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4.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5. 合同不成立返还是不当得利?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银行不良资产能否追回
  2.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3. 老客户拖欠货款怎么办
  4. 国营企业倒闭债务怎么要回来
  5. 不良资产收购要注意什么
  6.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7. 个人债务纠纷算涉黑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