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务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安抗辩权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29
双务合同是双方当事人都有义务的合同,抗辩权是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有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那么,双务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安抗辩权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双务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安抗辩权
双务合同中存在不安抗辩权,它是指在双方都负有给付义务的合同中,应当先行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序履行债务的一方在缔约后出现足以影响其对待给付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
不安抗辩权的特征
不安抗辩权是为保护先履行债务一方当事人在对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情况下的合同利益而设立的。与一般违约救济制度相比较,不安抗辩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 适用范围有限性:只适用于双务合同,并且债务履行有先后顺序。只有后履行一方存在履行不能的情形时,先履行一方才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 行使主体特定性:只有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后序履行义务人的救济方法只有顺序履行抗辩权。如果合同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则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 适用条件法定性: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不安抗辩权适用的具体情形被明确限定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救济措施预防性:不安抗辩权是对一般违约的补救措施的补充,是对根本违约的救济,实际上是一种特殊预防性的事先救济措施。
- 违约发生可能性:不安抗辩权是一种事先救济措施,因为合同期限尚未到,违约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违约问题。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带来的后果
行使不安抗辩权会带来两个主要后果:
- 中止履行:不安抗辩权人可以暂时停止履行合同,这一后果不仅可以保护先履行债务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同时也给后序履行人提供了采取适当补救措施的机会,最终实现合同目的。
- 恢复履行或解除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9条的规定,如果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应当恢复履行。如果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需要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后序履行方丧失履约基础,即先序履行方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来中止履行,就应承担违约责任。此外,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还有履行及时通知的义务,这不仅是其重要义务,也是行使不安抗辩权的重要程序。
如果不安抗辩权人不履行及时通知的义务,后序债务人就不会知悉中止履行的情况,因此也无法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然而,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取决于先行履行方的单方意思表示,不需要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及时通知的目的是避免对方受到损害,并给对方提供知悉通知后及时提供适当担保的机会,以消除不安抗辩权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