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转让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20
债权转让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的债权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债权部分让与第三人,第三人成为合同债权人加入到原合同关系之中,成为新的债权人,合同中的债权关系由一人变数人或由数人变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同分享债权,并共享连带债权。合同债权转让需要符合的条件呢?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合法有效债权的要求
一、合法有效的债权
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债权的合法有效存在。如果转让的是无效的债权或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将无效。这种限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受让人、国家和集体利益,防止逃避法律制裁而进行债权转让。
二、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
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如果债权的主要内容发生变更,将构成新的合同关系,而不属于债权转让。债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债权的种类、数量、标的物品质规格、性质、期限、履行地和履行方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债权的非主要内容变更不会影响法律关系。但是,债权的种类、标的物品质规格、性质等主要内容变更后,将与原债权不再具有同一性。如果经对方承诺,则构成新的合同,不属于债权转让的范畴。
三、债权转让必须达成协议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转让人必须具备处分能力,即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如果有虚假的意思表示,债权转让将无效。如果一方当事人欺诈、胁迫或利用他人的危险情况,债权转让也将无效。如果合同被撤销后,受让人已经接受债务人清偿债务,应当返还原债权人不当得利。
四、具备可转让性的债权
根据债权的有关原则,某些合同是不可转让的,其债权也不可转让。
- 基于个人信任关系产生的债权。
- 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
- 不作为的债权。
- 因继承产生的遗产给付请求权。
- 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从权利随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开单独转让,则为性质上所不允许。例如,保证债权为担保主债权而存在,若与主债权分离,其担保性质自然丧失,所以不得单独转让。
- 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转让债权,也可以在合同订立之后另行约定,但必须在债权尚未转让之前作出,否则转让将有效。
- 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五、通知债务人
各国民法对债权转让是否需要经过债务人同意或通知债务人存在不同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