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7-10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其拥有的债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包括以下几点:
债权转让必须基于有效存在的债权,且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1)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例如专向特定人讲授外语的合同债权;不作为债权,例如竞业禁止约定;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例如保证债权不得单独转让,但从权利可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可以转让,例如已经产生的利息债权可以与本金债权相分离而单独转让。
(2)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该债权不具有可让与性。
(3)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何种债权禁止转让,所以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是指合同法以外其他法律中关于债权禁止转让的规定。
债权的转让必须经过让与人与受让人的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转让通知应当送达对方当事人。
根据转让理由的不同,债权转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企业在采购时,使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销货方收到的是应收账款,但债务人是原来与购货方有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方。
持有债权债务的各方通过协议或其他途径协商债权转让的行为。与支付转让型不同的是,债权债务的交易活动在重组前已经完成,或者债权转让时并不同时发生交易行为。重组后发生的交易仅仅是执行重组的结果,例如以非货币性资产偿还债务等。此类转让可参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处理。
企业进行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中,含有部分应收款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计算应收账款占非货币性资产的比例,以确定是非货币性交易还是货币性交易。
转让应收账款时,转让方对未来应收账款的实现与否负有连带责任。例如,用应收账款作抵押进行融资,虽然应收账款表面上转让给了贷款方,但应收款项到期是否能够收回在融资时是不确定的,因此对于转让方而言,是一项或有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