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行使有哪些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代位权法律知识

撤销权的行使有哪些条件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14

 
138545
债权人选择行使撤销权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减少而导致债权最终不能实现,那么撤销权的概念是什么?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是什么?接下来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撤销权的定义与特点

撤销权是指在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无偿或以明显低价处分其财产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申请撤销的权利。撤销权与代位权均为债的保全措施。

撤销权的实体性和行使方式

撤销权是一种实体法上的权利,但与一般实体法上的权利不同,其不能直接向债务人或第三人行使,而只能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

撤销权的目的

撤销权的行使目的在于撤销债务人所作出的对债权人不利的行为,以恢复债务人的财产状况。

撤销权与债权的关系

撤销权是附属于债权的从权利,其不得与债权相分离,债权让与时,撤销权与债权一起转移。

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客观条件

债务人的行为应满足以下客观条件:

  1. 债务人有使自己的财产减少或负担增加的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
  2. 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债权成立之前发生上述行为,此时债权尚不存在,不能认为该行为对债权造成损害。债务人的行为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债务人的行为未发生法律效力,或者根本不会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无须通过行使撤销权保全自己的债权。
  3. 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即债务人的行为会导致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减少,使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主观条件

债务人的行为为无偿行为时,债权人可以申请撤销,不论债务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恶意。如果债务人的行为为有偿行为,则需要受让人具有恶意。

受让人恶意的定义是指受让人明知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的债权,而不考虑受让人是否具有侵害债权人的主观恶意。如果受让人仅知道该财产转让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而不知该出让人的行为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则不能认定受让人有恶意从而行使撤销权。

延伸阅读
  1. 艺人合同的无效申请
  2.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
  3. 撤销权的性质和成立条件
  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几种情况
  5. 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样的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反担保人的适用情况
  3. 债权尚未到期的情形下,我们是否可以行使代位权
  4. 担保合同应该什么时间生效
  5. 民法典规定是否有担保合同
  6.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7. 代位权的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