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06
并非必然如此。
抗辩权是指在承认对方请求权的存在的前提下,拒绝履行对方请求的权力。即对于对方的请求权,可以拒绝其行使。
1. 抗辩权的权限受到法律明确规定。约定的抗辩事由只产生合同上的抗辩,不属于抗辩权。
2. 抗辩权的功能在于阻碍请求权的行使。简单来说,抗辩权的功能是:“我承认你对我有请求权,但根据法律规定,你的请求权暂时或永远对我不起作用。”
3. 抗辩权的行使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条件(不包括不安抗辩权,不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条件)。抗辩权的作用在于防御,请求权和抗辩权是相互对立的。
抗辩权分为两类:
1. 一时性的抗辩权,主要包括五种情况: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在混合担保时,债务人以自己财产提供物权担保时,提供担保的第三人享有的先诉抗辩权(《物权法》第176条)。
2. 永久性的抗辩权。我国仅有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权。而有些国家规定,对通过侵权行为取得的债权可以行使永久抗辩权;债务人对赌债可以行使永久抗辩权。
“抗辩权”与“狭义抗辩”不同。“狭义抗辩”,又称为“否认权”,其特点是抗辩人不承认对方享有有效的请求权,而是主张对方的请求权全部或部分不成立(或已经消灭)。
狭义抗辩包括:
1. 权利未发生的抗辩,例如主张合同未成立,因此对方不享有合同债权的抗辩;主张自己未侵权,因此对方不享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抗辩。
2. 权利消灭的抗辩,例如主张债权已经(因清偿、提存、抵销、免除、混同)消灭的抗辩。
“狭义抗辩”与抗辩权的区别有两点:
1. 功能不同。抗辩权的功能在于阻碍请求权的行使(虽然承认对方的请求权存在);而“狭义抗辩”的功能在于否认对方的请求权。
2. 在诉讼中,法院可以不等待当事人主张,依职权主动适用“狭义抗辩”;但抗辩权必须由抗辩权人主张,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