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如何定义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法律知识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如何定义的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8-08

 
138182
顺序履行抗辩权往往出现在双务合同中明确界定义务履行先后顺序中的合同纠纷中,要想使用好自己的这一合法权益我们就应该全面的了解这一法定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它。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为您详细解读,欢迎阅读!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定义及其在双务合同中的适用

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后履行一方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若先履行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债务,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相应的履行请求。

在传统民法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并未被明确规定。然而,我国合同法第67条首次明确规定了顺序履行抗辩权的存在。该抗辩权适用于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主要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情况,这是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不同之处。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命名及使用情况

“顺序履行抗辩权”这一名称并不常见,使用该术语的人较少。然而,在2008年司法考试卷三的第57题选项a中使用了“顺序履行抗辩权”一词。此外,还有一些人使用“先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等术语来表述同一概念。实际上,这些术语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先履行抗辩权”强调先履行一方应先履行其债务,“后履行抗辩权”则强调抗辩权人本身履行的时间晚于先履行一方。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

根据合同法第67条的规定,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 当事人之间存在互负债务的关系。
  2. 这两个债务必须有明确的先后履行顺序,无论是当事人约定的还是法律直接规定的。
  3.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或其履行不符合约定。这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届至或届满前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以及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尚未履行债务的情况。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指的是迟延履行、瑕疵履行等情况。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并行使后,后履行一方有权暂时中止自己的债务履行,拒绝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请求,以保护自己的期限利益和顺序利益。当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补救措施,将违约转为适当履行时,顺序履行抗辩权将消失,后履行一方必须履行自己的债务。因此,顺序履行抗辩权属于一种临时的抗辩权。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不会影响后履行一方主张违约责任。

通过对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以及效力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基本了解顺序履行抗辩权的作用和效果。这对于我们通过行使这一权利来维护自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1.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2.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
  3. 合同履行中的三大抗辩权及其定义和条件
  4. 什么是顺序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5. 合同当事人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反担保人的适用情况
  3. 债权尚未到期的情形下,我们是否可以行使代位权
  4. 担保合同应该什么时间生效
  5. 民法典规定是否有担保合同
  6.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7. 代位权的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金融借款纠纷
  5. 不安抗辩权如何使用?
  6. 顺序履行抗辩权
  7. 同时履行抗辩权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