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债权应如何清理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6
我们都知道,个人的债务债权问题很复杂麻烦,其实,企业的债务债权同样很麻烦。那么,企业的债务债权该怎么清理呢 如果您对此感到十分困惑的话,那就看看下面由小编针对这一问题为您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吧。
公司的债权应如何清理
一、债权债务问题的复杂性
债权回收不仅仅是对方拖欠和资金流紧张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许多企业在处理债权回收时都陷入了一个滚雪球式的怪圈,即越清理越多,越清理越难。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存在债权难以回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经营环节选择客户存在失误,对客户还款能力的估计存在失误。
- 履行合同中忽略法律上的关键问题,造成事实上的被动。
- 债权疏于管理,长期没有专人负责,催讨不力,让欠债者感觉不到还款的压力和必要。
- 采用的清收债权的方式不科学,没有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 认为继续合作为重,暂时搁置债权,造成越来越多的债权存在。
- 对债权存在的风险问题防范不够,多次亡羊补牢。
同时,企业在无法尽快回收大量债权的同时,也习惯通过拖欠其他供应商款项的方式来保持平衡。但最终发现,债权总是难以收回,而债务却无法摆脱,并且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各种拖欠的模式分析
在债权债务清理方面,各个企业都曾经做过很多方面的探索。通过分析不良债权的现象,我们了解到其他企业拖欠款项的手段。简单描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采用采购、加工、销售分立经营的模式,各自成立法人单位对外承担责任,让企业债务停留在采购环节,并设立多个采购法人单位,避免短时间内债主蜂拥而至。
- 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迫使供应商压低身价进行合作,对结算以及资金占用作出不利于供应商的合同约定,从而合法地拖延付款时间。
- 采用意向式大宗交易做诱饵,针对先期交易拖延付款,让供应商心存余悸,不敢贸然催款。
- 交易中采用各种理由推托付款责任,比如提出各种质量问题和借口,拖延给供应商办理结算的手续和时间,让供应商无法尽快获得有效的催款凭据等。
- 采用善意欺骗方式,多次承诺付款却不兑现,态度诚恳,行为恶劣。
以上为普遍存在的拖欠款项的方式和手段,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情况,但大多类似。
三、企业债权债务清收措施
(一)运用非诉讼方式清收债务
非诉讼的清收工作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不会伤及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这是企业首选的方式。然而,在实践中,很多企业的非诉讼清收工作效果不佳,原因在于清收的方式和力度不够。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做好充分的准备:催收人员应对债务有全面的了解,包括合同签订过程、是否存在争议、对方的态度和履行能力、对方可能提出的理由等,以便有备而战。
- 注意催收人员的选择:不同人员催收的效果不同,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的员工催收效果越好,律师催收的效果比非律师好。因此,在人员选择上要注意。要根据情况设计好人员的配置,以保证最佳效果。
- 加强沟通,求同存异,解决问题:催收人员要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对于对方提出的有合理性的意见和要求,要尽量给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委婉拒绝。催收人员要耐心,把握对方的心理,力争和平解决问题。
- 适当运用造势战术,与对方打心理战:催收人员要学会虚张声势,给对方造成错觉和压力,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追债务的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利用一些必要的方式,给对方形成错觉,增大对方的心理压力,从而尽快讨回不良债权。
- 注意观察了解债务人的情况,收集证据,形成判断,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催收人员不仅要着力于催收债务,还要了解债务人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下一步对策提供准确的判断。
(二)运用诉讼方式清收债务
诉讼是企业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手段,一个准备充分的案件往往效果良好。此外,诉讼可以向企业的其他客户传递一个强烈的警示信息,有效地抑制其他客户拖欠货款的企图。因此,对于无法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的债务,只能选择诉讼的方式。
企业债权债务清收措施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企业在催收债务时应首选非诉讼方式,以避免伤害合作关系。如果非诉讼方式不起作用,为了确保债务得到清偿,只能选择诉讼方式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