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债权人的损害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债权人的损害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09

 
137918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撤销权制度的目的在于保全债权,是债权人保护其债权的手段,并非以追究债务人的责任为目的。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具体介绍有关怎么判断债权人的损害,以及什么是撤销权的主体。一起阅读下文了解。

如何确定债权人的损害

一、债务人行为的客观事实

要判断债权人是否受到损害,首先需要考察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减少了其财产,并对债权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即使债务人有逃避债务或损害债权人的恶意,但如果事实上并未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就不能认定债务人的行为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害。

二、债权人受损的时机

债务人行为必须在实施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如果债务人在实施行为时,其其他财产足以清偿债权人的债权,而后来因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恶化而导致无法清偿债务,那么该行为就不能被视为损害债权人的债权。

三、撤销权行使的必要性

即使债务人的行为在实施时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害,但如果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无助于增加债务人的财产,债权人就不得行使撤销权。这主要适用于债务人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况,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也无法增加债务人的财产,达到保障债权实现的目的,行使撤销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破坏了交易秩序的稳定,因此应限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四、债务人无力清偿债权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债务人必须无力清偿债权。撤销权的目的在于保全债权,是债权人保护其债权的手段,并非以追究债务人责任为目的。因此,即使债务人实施放弃债权或无偿赠与等行为,导致债务人财产减少,从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但在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好转,足以清偿债权,此时债权人不再因债务人的行为受到损害,撤销权的前提已经不再存在,债权人也不能行使撤销权。

撤销权的主体

债权人的撤销权的主体指的是因债务人的行为而使债权受到损害的债权人。如果债权人为多数人,可以共同享有并行使债权人的撤销权,也可以由每个债权人独立行使。然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

延伸阅读
  1. 公司破产申请的受理审查
  2. 履行不能的判断标准
  3. 房产抵押贷款征信上怎么显示
  4. 留置是否属于强制措施
  5. 债务人确定履行不能的原因有哪些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时的债权债务是否可转让
  2. 意思主义和物权变动
  3. 个人间借款的法律注意事项
  4. 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利贷担保受法律保护吗
  5. 如何查找欠债人的财产
  6. 暑假工试用期有工资吗
  7.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