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常识: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26
商法包括证券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一系列内容。在证券常识中,有一项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如果是恶意收购上市公司又有哪些法律后果呢?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
一、收购成功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当收购人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到50%时,收购被认为是成功的,收购人将获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在收购完成后,如果被收购公司不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则应按照法律规定变更其企业形式。
二、收购失败
当要约收购期满后,如果收购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达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总数的50%,则被视为收购失败。除非发出新的收购要约,收购人以后每年购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数量不得超过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5%。
三、公司合并
根据证券法第99条规定,当收购完成后,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将合并,并解散被收购公司。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将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恶意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后果
一、产权界定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导致公司的产权主体多样化,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和外资主体。如果产权不明晰,将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或企业和个人利益无法得到保护。处理产权问题时,应该从投资状况、投资份额、后续投资和资产认定等方面入手,严格区分债权和股权,并对在投资中约定了固定收益不承担风险的行为视为债权而非产权。
二、资产评估问题
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发展不完善,执业不规范,评估范围狭窄,评估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公司资产的真实情况。评估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低值高估或高值低估现象普遍存在,资产处置随意性大,背离资产收购的情况时有发生。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会导致经济犯罪增多,损害多方利益,使收购变成为个人谋取暴利的工具。在资产评估中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提起诉讼,法院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作出评估。
三、平等自愿问题
收购是一个经济活动,应遵循市场规律,不应受非市场因素的左右。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公司的收购,不能强制收购或搭车收购。在收购协商中,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不得有欺诈行为,不能故意让对方对自身情况产生错误认识。如果行政干预过多,明明无收购能力却硬行收购,将导致收购无法承担重负。如果收购中存在欺诈行为,可以认定收购无效。如果是因上级或政府命令收购或被收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收购的有效性。
四、债务逃避问题
债务逃避是企业度过困境的选择之一,但在收购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处理涉及重要的法律问题。如果债权被遗漏、搁置或否认,将使债权处于漂浮置空状态,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债务逃避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是严重违法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一旦查实,这样的收购将被判定为无效。
五、劳动关系问题
公司重组后的劳动关系问题往往被忽视,但却是最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的问题。收购后,劳动关系不应发生变更,已订立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然而,原公司对劳动权益的忽视导致了遗留问题的转移,例如拖欠保险费用或职工内部集资等。新管理层一般会伴随大量裁员,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增加了收购成本。处理劳动关系问题时,应保护劳动者利益,尽量恢复劳动关系,无法恢复的应进行妥善安置。如果收购方在劳动关系问题上有虚假承诺,可以认定收购方存在主观恶意,导致收购无效。
六、举牌问题
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当收购方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必须向该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举牌是收购的第一步,收购的成功与否需要仔细研究市场情况,确定最佳的时间和价格。
七、信息披露问题
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重要问题,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恶意收购问题
恶意收购的目的不在于收购本身,而是通过收购手段谋取暴利,扰乱证券交易市场。恶意收购常采用散布虚假消息、操纵股票价格或进行虚假买卖等手段。恶意收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对证券市场造成严重影响。恶意收购一经查实,将被认定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