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04
监管理念是指监管者对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它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体制的选择。证券监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市场机制被扭曲,市场功能无法发挥。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监管是政府提供的有效手段,用于满足公众需求和纠正市场失灵,从而提高公共福利。
关于监管,存在三种理论:社会利益论、俘获论和经济监管论。这三种理论从监管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社会效益方面探讨监管问题,呈现出递进关系。
证券市场是最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市场,也是最需要监管的市场。历史上的证券市场问题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主导观点将证券市场监管目标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目标是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微观层面的目标是解决市场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证券监管与证券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与体制转轨国家的证券市场运行机制上的根本不同。为了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需要澄清对证券监管与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发展、金融创新和市场规律等方面关系的误解。
金融创新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也带来了新的监管挑战。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头痛医头、方法单一、法规不健全和措施相互矛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证券市场监管与金融创新关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市场规律是证券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监管的重要依据。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需要更加注重市场规律的运行,避免过度干预和短期行为的影响。只有正确理解和应用市场规律,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法规制度规范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基础,也是保障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手段。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法规不健全和措施相互矛盾等问题。完善法规制度规范,强化监管措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是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效果的关键。
中国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澄清对证券市场监管与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发展、金融创新、市场规律等方面关系的误解。只有解决好这些认识上的问题,才能完善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管,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