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及内容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交易所法律知识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及内容有哪些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3-09-29

 
136744
摘要: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规范通知

1.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定义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2. 商业银行的要求

根据银监会于2013年3月2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商业银行在开展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2.1 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实现对应,确保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2.2 对于在通知印发之前已投资的不符合要求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在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

2.3 商业银行应向理财产品投资人充分披露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情况,并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发生变更或风险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时及时向投资人披露。

2.4 商业银行应按照自营贷款管理流程,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进行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

2.5 商业银行应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将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控制在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

2.6 商业银行应加强理财投资合作机构的管理,明确合作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存续期管理、信息披露义务及退出机制。合作机构名单应于业务开办10日前报告监管部门。

2.7 商业银行代销代理其他机构发行的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的,必须经商业银行总行审核批准。

2.8 商业银行不得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融资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

2.9 商业银行应持续探索理财业务投资运作的模式和领域,促进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2.10 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开展相关业务,如达不到要求,则应立即停止相关业务,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3. 监管要求

各级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发现违反通知规定的行为,应要求立即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实施处罚。

4. 实施时间

该通知自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5. 结论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最新规定旨在解决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存在的规避贷款管理、未及时隔离投资风险等问题,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

延伸阅读
  1. 非标类私募基金监管方式是什么
  2. 债权转让和收益权转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 债权转让和收益权转让要怎么区分
  4.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有什么风险
  5. 非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操作问题

证券机构热门知识

  1. 投资国债,通过营业部买卖上市国债是不错的选择
  2. 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机构和发展状况
  3. 证券的要素
  4.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5.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加拿大最大、北美洲第三大、世界第六大的证券交易所
  6. 律师协会的职责和权力
  7.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及内容有哪些
证券机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