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除外情况下,申请人应当亲自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对于尚未制定法律的情况,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在必要的情况下,国务院可以通过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尚未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情况,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情况,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对于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事项,如果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也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此外,这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这些法规和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除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设定行政许可时,应当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和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时,如果拟设定行政许可,起草单位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于已设定的行政许可,如果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应当及时修改或者废止设定该行政许可的规定。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如果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