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对于跨境融资的逆周期调控措施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监督管理措施法律知识

人行对于跨境融资的逆周期调控措施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9-26

 
136648
融资方式事多种多样的,但是为了确保融资的相关作用,我们需要对融资进行相应的调控。人行就对于跨境融资的逆周期进行相应的调控。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有关“人行对于跨境融资的逆周期调控措施”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人行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

一、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及上限的计算

根据人行最新通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及上限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对于外币跨境融资,按照提款日的汇率水平进行折算计入。已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外币,适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或区域交易参考价;未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货币,适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参考汇率。

二、建立跨境融资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为了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建立跨境融资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当跨境融资宏观风险指标触及预警值时,将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逆周期调控措施可以采用单一措施或组合措施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针对试点企业和试点金融机构进行。总量调控措施包括调整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结构调控措施包括调整各类风险转换因子。必要时,还可采取征收风险准备金等其他逆周期调控措施,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调整超出上限的跨境融资合约

对于试点企业和试点金融机构因风险转换因子、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导致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超出上限的情况,原有跨境融资合约可以持有到期。在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调整到上限内之前,不得办理新的跨境融资业务,包括跨境融资展期。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一、系统启动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4月12日宣布,决定开发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求,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并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该系统于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启动,将大大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推动人民币全球使用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及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因此,建设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成为必然要求。业界普遍认为,CIPS的建立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为其成为真正的全球货币铺平道路。

延伸阅读
  1. 不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的业务类型
  2. 跨境融资试点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注意事项
  3. 跨境融资在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中的计算方法
  4. 跨境融资试点企业办理业务有哪些注意事项
  5. 众筹如何解决传统融资难和贵的现象?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热门知识

  1. 接管期限延期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吗
  2.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提高注册资本吗
  3. 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由谁接管
  4. 人行对于跨境融资的逆周期调控措施
  5. 怎样计算外部融资需求
  6. 违法发放贷款罪主观方面有什么内容
  7. 房地产开发贷款利息计算方法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