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2-07
违法发放贷款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于其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出于过失,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实施的发放贷款行为本身是出于故意,尤其是滥用职权的行为,更是故意而为。然而,违法发放贷款罪属于结果犯,行为人对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因此,违法发放贷款罪仍然属于过失犯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
1、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
2、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
3、行为人违法发放贷款的人是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人员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违法发放贷款罪在主观上的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金融及贷款管理制度,却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与贷款诈骗罪相比,违法发放贷款罪有以下主要区别:
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贷款诈骗罪侵犯的是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都是贷款。
违法发放贷款罪既属于行为犯又属于结果犯,而贷款诈骗罪只是结果犯。
违法发放贷款罪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而贷款诈骗罪只能是自然人。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无目的的要求,而贷款诈骗罪只能是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