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0-03
为了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明确商业银行应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范围和计提比例。具体规定如下:
1. 一般准备计提:银行应按季度计提一般准备,其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2. 专项准备计提:针对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上下浮动20%。
3. 特种准备计提: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银行可自行确定按季度计提比例。
金融企业按规定计提的呆账准备,其按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1%计提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金融企业凡符合规定核销条件的呆账损失,首先应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金融企业收回已核销呆账损失时,应相应调增其应纳税所得额。需要注意的是,内资金融企业的呆账准备计提规定与国际惯例不符,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要求银行按照五级贷款分类提取呆账准备,并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
(一)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不包括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
(二)对于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以下迹象判断是否应计提减值准备:
(三)对于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以下迹象判断是否应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