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1
当双方当事人在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共同书面委托负责首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如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如果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那么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应共同委托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而如果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并且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那么只能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法定鉴定组织(医学会)根据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包括受理、调查、组织专家鉴定组、分析讨论、表决、得出专门性结论,并出具医疗事故鉴定书。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当对一次鉴定结论不满意时,可以在15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鉴定。然而,从诉讼的角度考虑,患方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可以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同时还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以及诉讼中的证据作用(但并非必然的定案依据)。
综上所述,当对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不满意时,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鉴定,但此时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需要注意的是,重新鉴定的申请必须在法定时间内进行,否则将对当事人产生不利后果。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您对于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满意的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