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8-2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患者享有知情权,因此患者有权查阅门诊病历。此外,患者还可以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等相关资料。
根据该条例第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如果在抢救急危患者时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相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的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根据第九条的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
根据第十条的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如果患者按照上述规定要求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医疗机构应提供复印或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时,应有患者在场。
根据规定,医疗机构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当患者意识到医疗行为可能存在过错,并给患者造成实际损害时,应考虑复印和封存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在患者治疗尚未结束时,可以对已形成的病历资料进行复印、封存,甚至可以每天复印当天的病历资料,及时保全病历资料。
在患者治疗已结束或患者死亡后,其病历资料处于确定状态,可以对全部病历进行复印、封存。医疗方也必须将完整的病历资料提供给患者进行复印和封存。在法律实务中,存在医疗方提供的封存病历不完整的情况,导致患方无法进行鉴定,进而导致医疗方举证不能而败诉的案例。因此,及时复印和封存病历资料,可以让患者在诉讼中占据先机。
从医疗方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如果患者的治疗已经结束,而医疗方尚未完成相关病历的书写,患者选择对病历进行复印和封存后,医疗方补充填写的病历很可能不被认可,无法成为鉴定和定案的依据,使医疗方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医疗方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及时书写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