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法律知识

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28

 
13547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实施犯罪行为触犯我国刑法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有些刑事犯罪的行为人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其中一种,那么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及程序

适用对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刑事强制医疗适用的对象主要是精神病人,前提是该精神病人依法不负有刑事责任,并且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适用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序鉴定后确认不负刑事责任,并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的情况下,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对于需要进行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由人民法院做出决定。公安机关在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应当起草强制医疗意见书,并将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根据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情况,应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而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并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将不负刑事责任。而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期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的界定

根据上述规定,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责任的程度,关键在于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不同程度,包括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根据刑法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可以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辨认或控制能力减弱等情况,每种情况下所负担的刑事责任不同。此外,还需要结合精神病人实施犯罪时的精神状态。有些精神病人属于间歇性精神病,即时好时坏,关键在于其实施某种行为时是否处于发病状态。在确定精神病人是否免责时,还需要考虑精神病人是否在发病期内实施犯罪行为,以及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责任能力。这需要由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评定,而不是简单以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责。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判决,将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裁决。
延伸阅读
  1. 强制医疗的执行地点
  2. 强制医疗的条件和程序
  3. 强制医疗包括哪几个方面
  4. 公安能启动强制医疗程序吗
  5. 法院什么情况下不予适用强制医疗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2.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责任划分
  3. 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规定及支付方式
  4. 精神病人打人的法律处理方式
  5. 医疗过失鉴定
  6.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和作用
  7. 医疗过错鉴定申请书范文怎么写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