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样协商解决医疗事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应该怎么样协商解决医疗事故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1-08

 
135256
医疗事故争议如何协商解决呢,协商解决医疗事故需注意什么呢,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的协商解决方式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

医患双方在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协商解决的要求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协商解决医疗事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制作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制作协议书,其中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事故的协商解决方式分析

1. 双方自行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尤其是在双方缺乏法律知识、协议书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往往会再次产生争端。

2. 卫生行政部门调解

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调解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平息事态,稳定双方情绪。

3. 人民法院调解

当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双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一经送达即生效,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得上诉。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4.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除了上述法律规定的协商解决方式,还可以尝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律师参与或见证下的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委员会主持达成协议。这种调解程序规范,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法定撤销事由,就成为合法协议,且不收取费用。但目前,调解委员会在调解医疗纠纷争议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进行大胆实践。- 律师参与或见证下的调解:律师可以参与或见证医患双方的调解过程,提供法律咨询和协助达成协议。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协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有效条件

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只要协议符合合同的订立原则,即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 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真实。3. 不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2.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3.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4.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5.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3.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