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追究依据有关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依据有关规定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207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 医疗安全工作的责任制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本院实行医疗安全工作的科主任负责制。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缺陷,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应认真调查并处理,并及时上报医务科。

2. 医疗纠纷的解决和化解

医疗纠纷发生后,首先由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科室层面。

3. 病历复印和记录封存

根据相关规定,患者要求复印病历时应予以办理。对于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及病程记录,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和启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对于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况,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进行封存。封存的病例及实物保存在医务科,夜间由总值班保管。

4. 医疗事故鉴定和处理

对于科内无法解决的纠纷或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由业务院长根据医务科的报告,组织院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讨论和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责任人的认定

1. 纠纷发生的总结材料

任何纠纷一旦发生,必须有总结材料进行记录。

2. 责任人的认定

对于纠纷的责任人认定,主管医师或首诊医师为主要责任人。下级医师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在技术失误、不负责任、脱岗、不作为或推卸责任等情况下产生的纠纷中为主要责任人;手术台上的主刀医师为主要责任人;对于由见习医生、实习生、进修生引起的纠纷,带教老师为主要责任人;护理方面导致的医疗纠纷和事故,应追究护士、护士长的相应责任;责任人界限不清的视为共同责任。

3. 不配合解决纠纷的处理

若纠纷发生的科室和相关责任人不配合解决纠纷,不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等,以医务科处理意见为准;若有故意制造麻烦、挑起医疗纠纷的行为,医院将从行政角度给予严厉处理。

4. 处理结果的认可

经过院内及(或)市级医院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并通过法律途径或上级主管行政部门解决的纠纷,科室和责任人必须认可处理结果。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责任人的追究

1. 违反规章制度引起的纠纷

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引起的医疗纠纷,经院方调解后,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及科主任应共同承担补偿金额的10%,其中责任人承担60%并免发一个月奖金,相关责任人承担30%,科主任承担10%,并免去一个月的管理风险奖。剩余部分由科室承担,并分期扣除。

2. 鉴定为医疗事故的处理

对于经院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小组鉴定为医疗事故且未经市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况,以及经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况,按照秦皇岛市卫生局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技术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和事故

根据轻处罚原则,对于由技术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和事故,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后果分别进行处罚,包括扣罚奖金1至3个月,取消当年评先,缓晋级或缓聘一年。若同一人一年内发生两起及以上的医疗事故或纠纷,应转岗或辞退。

其他情况下的责任追究

对于在开展新技术过程中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当事人不承担责任。对于未经允许在外院造成的医疗纠纷和事故,由责任人本人负责,若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医院将追究其责任。

纠纷处理不配合的处理

对于发生纠纷后未按规定及时上报,或不配合调查等情况,各科室瞒报、漏报的,科主任将被视为主要责任人,并扣除一个月的风险奖,并受到全院批评。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
  2.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不力会受到什么处罚
  3. 发生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谁
  4. 医疗事故责任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5. 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