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解析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1-05

 
135166
医疗纠纷程序的处理针对的是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我们只有把医疗纠纷好了,才能够很好的维护医属之间的一个关系,现在是属于医属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一旦医疗纠纷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医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严重,接下来可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解析

一、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双方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争议。调解的方式有三种: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尊重患方知情权,对患者的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进行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并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派遣第三方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二、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司法鉴定

如果医疗纠纷无法通过调解解决,可以进行司法鉴定,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医疗事故的等级。根据司法鉴定结果,进行法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司法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具体程序如下:

(一) 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进行司法鉴定。非诉讼案件鉴定的受托从其行业规定。

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二) 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相应决定。

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且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2、对于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

3、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司法鉴定机构应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明确理由。

4、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在收到函件之日起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三) 初次鉴定: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指派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鉴定工作。

(四) 补充鉴定:如果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或原鉴定项目有遗漏,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

延伸阅读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3.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4.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5.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相关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6.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