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10
主观性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客观性病历资料,但主观性病历资料不能复印或复制。由于主观性病历资料是记录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治疗进行分析、讨论的主观意见的资料。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
主观性病历资料包括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以及病程记录等。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医院对患者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病历不仅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始材料。此外,病历还扮演着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的重要证据角色。
主观性病历资料与客观性病历资料的区别
学界通常将病历资料分为主观性病历资料和客观性病历资料。患者可以获得客观性病历资料的复印件,但对于主观性病历资料,患者只能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司法部门进行封存,无法复印。
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的程序
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时,医患双方必须共同在场,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在场的医患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情况下,应封存原件,但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的治疗过程尚未结束,也可以封存复印件,同时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加盖印记证明。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后的复印件,因为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医疗机构承担重要的举证责任。此外,为了确保医患双方的权利平等,启封封存病历时,医患双方也必须共同在场。
结论
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是确保医患双方权益的重要步骤。这一程序要求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并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封存后的复印件。这样做可以避免对证据真实性的质疑,同时也保证了医患双方在启封封存病历时的权利平等。